模具具有“工业之母”的称号,是用来成型物品的工具。模具的种类有很多,而根据成型加工工艺的不同性质,可以分为冲压模具、铸造模具、塑料模具和锻造模具等类别。
冲压模具根据工艺性质,可以分为:冲裁模、弯曲模具、拉伸模具;根据工序组合程度可以分为:单工位模、复合模、级进模和传递模;根据冲压时的温度情况可以分为:冷冲压模具、热冲压模具等。
冲压模具行业发展前景研究
汽车行业是冲压模具的主要应用领域,近年来,受益于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冲压模具成为模具行业发展中的新亮点。
在冲压模具下游应用行业中,汽车制造业模具使用量较大,在美国、德国、日本等汽车制造业发达国家,汽车模具行业产值占模具全行业产值的 40%以上,在我国有1/3左右的模具产品是为汽车制造业服务的。一般生产一款普通的轿车需要 1,000 至 1,500 多套冲压模具,约占整车生产所需全部模具产值的 40%左右。
汽车冲压模具是汽车生产的重要工艺装备,其设计和制造时间约占汽车开发周期的 2/3,是汽车更新换代的主要制约因素之一。汽车冲压模具具有尺寸大、工作型面复杂、技术标准高等特点,属于技术密集型产品。
据公安部统计,2023年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4.35亿辆,其中汽车3.36亿辆。截至2023年底,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2041万辆,占汽车总量的6.07%;其中纯电动汽车保有量1552万辆,占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的76.04%。全国有94个城市的汽车保有量超过百万辆,与2022年相比增加10个城市,其中43个城市超200万辆,25个城市超300万辆,成都、北京、重庆、上海、苏州等5个城市超过500万辆。
2023年中国汽车产销量首次双双突破3000万辆,创下历史新高。2023年,我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3016.1万辆和3009.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1.6%和12%。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分析,预计2024年中国汽车总销量将超过3100万辆,同比增长3%以上。
汽车模具是完成汽车零部件成形、实现汽车量产化的关键装备。在汽车生产中 90%以上的零部件需要依靠模具成形,制造一辆普通轿车约需 1,500套模具,其中冲压模具约占 1,000 余套。因此,全球汽车产量保持稳步增长是汽车冲压模具行业持续快速发展的基础。
据中研产业研究院《2023-2028年中国冲压模具行业竞争格局分析及发展前景研究报告》分析:
在国家制造业转型升级和绿色经济的大背景下,家电、工业、汽车等领域将不断要求电机产品在便携、高效、节能等方面的持续提升,进一步刺激电机行业的发展和市场空间。同时,随着劳动力成本不断上涨,电动工具需求量不断上升,成为电机行业新的增长点。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将给精密冲压模具以及电机铁芯制造带来良好的市场环境。
汽车行业正处于向新能源汽车、轻量化汽车、智能化汽车不断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我国汽车市场的巨大潜力,为汽车模具的发展带来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近年来,国家颁布的整车特征特性(限制进口、关键零件本土生产)的政策,也为国内模具企业增加了生产轿车外覆盖件模具的机会。
业内相关专家指出,在这种行业背景下,如何抓住机遇,应对市场,就看哪家企业在技术实力上更强,在产品质量上更好,在企业竞争力上更高。未来,汽车市场仍是国内模具业发展的强大推动力。
报告对国际、国内冲压模具行业市场发展状况、关联行业发展状况、行业竞争状况、优势企业发展状况、消费现状以及行业营销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在总结中国冲压模具行业发展历程的基础上,结合新时期的各方面因素,对中国冲压模具行业的发展趋势给予了细致和审慎的预测论证。